本院建築興建背景與歷史
自古以來,所有設官必有立署,或獨立建署,或合併辦公。臺北的辦公官署始於清領時期,1876年1月16日(光緒元年12月20日)將原臺灣府所轄大甲溪以北添設臺北府,建府署於三板橋莊莿仔埒,即今館前路西側。日治初期,於臺灣北部成立「台北縣」,其廳舍即原臺北府署;1901年,改行二十廳制,「台北縣」改稱「台北廳」,廳舍不變。但1912~1915年,另建新廳舍於「三線道路」東側。按「三線道路」為臺北城牆拆除後之遺址,再加上護城河填平所形成的道路,即今之中山南路(東)、愛國西路(南)、中華路(西)、忠孝西路(北)。1920年,臺灣實施五州制(即臺北、新竹、臺中、臺南、高雄),臺北州下轄臺北、基隆、宜蘭三市與九郡(即七星、淡水、基隆、宜蘭、羅東、蘇澳、文山、海珊、新莊),郡下設十二街,二十五庄。臺北州廳是臺北州之最高行政官署,沿用原有之臺北廳舍,並加以擴建為州廳舍。
「台北州廳舍」的原址均是稻田,稍東數百公尺即有灌溉用的瑠公圳。在起造前即已做好都市計畫,命名曰樺山町,劃定道路,西側緊臨「三線道路」,寬約四十公尺,為當時臺灣最寬廣的道路。此乃一創新道路,中央為一快車道,寬十二公尺,兩旁為兩條慢車道,以安全島隔開,形成兩條綠帶;綠帶上各植一排由苗圃移種的樟樹,並豎立水銀燈桿,夜晚兩側燈火通明;兩邊人行道鋪以水泥方磚,種植了由楓樹組成的行道樹,花木扶疏,整齊美觀,蔚為臺北奇景,成為輿論歌頌、新聞播報的對象。甚多機關單位選址於該路兩側,因「台北廳廳舍」即在四通八達的「三線道路」旁。
再者,臺北的發展發端自淡水河運,因此河岸的東側最先匯聚人潮,形成艋舺的繁榮景象,其後逐漸由西向東拓展;待清領末期,主要發展改由南而北,沿著河岸東側接續形成許多聚落,乃有大稻埕的興起及臺北城之修築。日本時代初期尚是如此,但到了中期,發展的主軸再轉由西向東,並擴大規模。當時河岸東側大多建有街屋,而距離較遠的東邊尚有大片稻田,因此都市計畫伸向東區,將大部份稻田規畫為道路,基本上以火車鐵道為界,北為工商住宅區,南為文教官舍區,因此「台北州廳廳舍」位於南區。
廳舍地點的考量因素很多,在緊臨東「三線道路」有七塊規畫好的街廓可以選擇,最終選中樺山町這塊土地的緣由是距離舊廳舍最近,並且位於重要街角之處。當時西式建築對於位置特具用心,其大多座落於重要的街角,如臺灣總督府、博物館、中央研究所(今教育部址)、臺中州廳舍、臺南州廳舍、專賣局(今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)等,如此可以塑造都市景觀,也可突顯建築物形式。該處位於「三線道路」勅使街與基隆街的交叉點;勅使街寬十五公尺,為通往台灣神社之通道,後來也拓寬至四十公尺;此十字路口往東,有一規畫道路,同樣寬十五公尺,交通便利,四通八達,實為設置北臺灣治理機關的最佳地點。
在興建「台北廳廳舍」的時間上,吾人也須加以瞭解。「台北廳」新廳舍興建時是在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任職期間,即是1906至1915年間,佐久間總督新官上任辭行前,明治天皇要求做好兩件事,一是充實食糧,一是使全臺同沐恩澤。他任內致力產業的發展與提升,被稱為產業總督;更大力推行新建廳舍、公署、學校、醫院、宿舍等,大型建築如總督府廳舍,預定工程費二百五十萬元,總坪數二千餘坪,五層的摩天大樓;中型的如中央研究所,小型者如學校的校舍、職員宿舍等,「台北廳」廳舍也是在其任內決定興築的,以其規模大小及工程經費而言,屬於中型建築。